香港高才通入境计划,即将叫停?

高才通计划是为了吸引两类顶尖人才——高收入群体与顶尖大学毕业生。这一计划不要求申请人提前获得雇主聘用,审批快速,成为香港人才引进的“主力军”。

就2024年6月到今年6月,香港高才通计划申请数量高达5万宗,并成功批出4.1万宗申请。再加上其他的人才计划,已经有快20万的人数成功获批。港府已经超预期完成抢人才目标。
尽管成绩斐然,高才通计划仍面临争议:随着大量人才携家眷抵港,短期内引发学龄儿童教育、医疗资源需求激增。部分港媒担忧,如果延续 “宽进” 策略,可能重蹈 2000 年代 “双非儿童” 政策导致的资源挤兑覆辙。

内地不少社交媒体疯传 “高才通年底取消”“名额即将用尽” 等不实消息。从过往政府发出的信号可以推断,高才通计划短期内被叫停的可能性较低,但入境处对申请材料的审核标准已全面提高。
而且2025 年施政报告将提前至 9 月发布,政策调整信号已十分明显。
今年以来,高才通计划已启动实质性调整,直接影响申请人的资格认定与续签路径:
1、收入证明:A类申请门槛双重升级
新规要求,若申请人打算以公司利润申报A类资格,必须在 “整个评税年度”内持续持股,且利润数据必须基于该评税年度的完整财年。
以中国内地为例,评税年度指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。如果2025年5月申请高才通A类,申请人必须在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这一完整评税年度内,始终持有该公司50%及以上股份,且公司利润折算后达到至少250万港币。
不再接受“滚动四季度” 的计算方式。此前不少申请人通过计算“申请前连续12个月”的公司利润来满足门槛,现在这一方式已被明确禁止。

2.续签变革:从“宽进”到“严续”
随着首批高才签证到期,香港入境处已进入 “宽进严续” 阶段。
续签申请需在签证到期前3个月提交(原为 4 周),且必须本人在香港办理。费用从 690 港元暴涨至 5700 港元(含申请费 600 元 + 批出费 1300 元)。
入境处要求申请人提供真实在港生活证据,包括雇佣合同、租金单据、水电费单等。离港超过 180 天需提供合理解释,否则可能影响续签结果。
续签年限还与雇佣合同期限挂钩。新政规定续签批注年限不超过雇佣合同剩余期限。例如,若申请人合同只剩3个月,则最多只能获得3个月续签。
2025年香港施政报告将在9月提前发布,其中高才通计划的未来政策走向备受关注。面对不断增加的申请量,政策可能进一步调整:
-
申请门槛可能提高:政府可能提高A类人才的收入标准,或强化收入、工作证明要求。
-
设置申请名额:参照 C 类,为高才通 A 类、B 类增设年度配额。
-
收紧续签规则:可能增设在港居住时长要求,或细化 “在港” 定义(如强化实际工作、生活关联)
香港人才政策已实现从“量”到“质”的转变。2025年,优才计划第一季度甄选量较去年同期暴跌67%;高才通新增股份持有要求;续签时入境处甚至进行实地突击检查,严防“弄虚作假”。
对真正有意向的人才,建议在政策进一步收紧前果断行动。高才通计划的“一生一次”特性意味着错过当前机会,未来可能面临更高门槛或更少选择。
高才通计划不会终止,但申请通道正在变窄。
END
如果你需要进一步了解
或者需要代办相关业务
欢迎与我们联系
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!